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这首七绝《清明》千古流传,但在杜牧的文集及《全唐诗》中并未收录,因此作者是否为杜牧一直存在争议。那么《清明》的作者究竟是谁?
上世纪三十四年代,著名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在《元白诗笺证稿·附校补记》中就提出:“若究其出处,殊为可疑。今冯集梧《樊川诗注》,既不载此首,其补遗亦不收入,冯氏未加说明,不敢臆断。”
杜牧,晚年长居在长安南边的樊川,世称杜樊川。清朝乾隆年间冯集梧校刻的《樊川诗注》及其补遗都没有收录《清明》一诗,陈寅恪由此怀疑此诗作者,但也没有完全否定,只是说“然无佐证”。
(资料图)
影响较大的是历史学家、文学家缪钺先生1983年发表《关于杜牧〈清明〉的两个问题》一文,认为这首《清明》可能并非杜牧所作,理由是:在杜牧的《樊川文集》和《樊川别集》《樊川外集》里均无《清明》诗。“这首诗湮没了四百余年,北宋时留心搜寻杜牧遗诗的人都未发现,而南宋末谢枋得又从何处觅得此诗而断定它是杜牧之作呢?”
据了解,杜牧去世后,他的外甥裴延翰搜集了他的作品编成《樊川文集》。到了北宋时期,出现了《樊川文集》以外的遗诗而编成的《樊川别集》《樊川外集》。《樊川外集》和《樊川别集》已混入他人伪作。尽管如此,《樊川文集》《樊川外集》《樊川别集》都没有收录《清明》一诗。缪钺认为此诗最早见于南宋末年谢枋得所编的通俗读物《千家诗》,杜牧去世四百多年后才出现,因此让人怀疑。
不过据后来学者考证,此诗出现的时间要稍早一点。最早收录此诗的为南宋类书《锦绣万花谷》,题目是《杏花村》,但并没有署作者名字,只是后面有注“出《唐诗》”。《锦绣万花谷》的作者不详,书前有自序,题淳熙十五年(1188年),由此可知为南宋孝宗时人。此时离杜牧去世(852年)已过去三百多年了。
又过了几十年,南宋末年出了一本书为《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》,收录了《清明》这首诗,署名为杜牧。《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》署名为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所编,经学者考证,实际上是一部由商贾所编的用于牟利的通俗读物,因此并不具有权威性。
南宋末年,谢枋得对《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》有所整理增删,成为谢枋得版本的《千家诗》,也将此诗归于杜牧名下,由于《千家诗》流传极广,这首诗作者为杜牧才为广大读者所知。
由此可知,一直到南宋末年,此诗著作权才属于杜牧。
《全唐诗》并没有收录《清明》这首诗。陈曦骏摄
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认为,《清明》“应该是南宋后出现于民间,到《千家诗》方附会给杜牧”(《唐诗求是》);学者朱易安对此诗作者为杜牧也持反对态度,并以“其他如著名的宋洪迈的《唐人万首绝句》以及《全唐诗》,也都没有收入这首诗”为佐证。
但也有不少学者支持杜牧是此诗的作者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永平教授认为,虽然现存的《樊川文集》《樊川外集》《樊川别集》都不见收录有此诗,但都不是此诗就不存在的理由,历代文人别集在搜集、整理、传抄、刻印过程中发生缺载漏收诗文的情况比比皆是。尤其是随着近代以来,各种出土文书、域外文献等新材料不断涌现,也越来越丰富、补充甚至是改变着人们对传统观点的一些看法,如今人陈尚君辑校的《全唐诗补编》就新辑录了杜牧的8首诗;而早在七八百年前的刘克庄、谢枋得等人在收录杜牧的《清明》诗时也必有所本。
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罗漫教授也赞同此观点。他认为:文献早晚并不决定文献真伪,晚出的文献有真有伪,是真是伪,应该由该件文献本身的信息是否真实来决定。研究者不能因为《锦绣万花谷》晚出并存在少量的信息失误,就得出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一诗“出《唐诗》”、名《杏花村》也是造假。
学者纪永贵在《〈清明〉诗作者考析》中指出,一首诗穿越了300多年才重新被发现,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先例的。《孔雀东南飞》首出于南朝末年的《玉台新咏》,文学史一般认定其为汉末乐府诗。另一个例子即晚唐韦庄的长诗《秦妇吟》,在宋初即已失传,不过幸运的是,敦煌宝库被打开之后,这首诗得以重见天日。
还有学者认为此诗作者为许浑,许浑为晚唐著名诗人,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尤为脍炙人口。但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。
《杜牧集系年校注》中,《清明》是放在“集外”增补部分。
记者由此采访了上海诗词学会会员陈曦骏,他表示,中华书局出版的《杜牧集系年校注》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樊川集校注》都是把这首诗放在“集外”增补部分中,也就是说杜牧诗集和别集中虽然都没有选这首诗,但凭此并不能认为这首诗就一定不是杜牧写的,因为杜牧在临去世前将诗文烧掉十之七八,作为诗坛顶流,可能有一些被烧掉的诗此前在社会上已经流传,那么虽然没有入集,但还可能是杜牧写的。所以对此诗作者可以持谨慎怀疑的态度,但在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之前,还是姑且认为是杜牧所作。
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谢海林对《清明》作者问题颇有研究,他告诉记者,古人别集常有佚作,后来才重见于世,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常见,但是这首诗出现在南宋后期坊间的低劣诗选中,确实令人怀疑其著作权。但目前尚无直接的文献证据,所以对于此诗作者的归属,还难成定论。